前沿时报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为什么要全国一盘棋?上海必须服从中央,这才是真正的科学

2022-04-06/ 前沿时报/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上海疫情牵动着很多人的神经,目前来看上海的防疫工作是混乱而又令人不满的,病例数依然规模巨大。而这几天
剧本杀是干什么的 https://www.td010.com

上海疫情牵动着很多人的神经,目前来看上海的防疫工作是混乱而又令人不满的,病例数依然规模巨大。而这几天,网络上的声音也很多,特别是开放派变得更为主动,甚至一部分上海专家也有隐晦地表达这样的看法。这些话语有没有问题?

防疫工作其实从来都不完全是个医学问题,由于我们需要对抗看不见而又往往无孔不入的病毒,因此防疫工作涉及社会的几乎所有环节。而在这里,防疫需要国家来确定防疫工作的目标:清零、有限干预还是直接躺平不管?任何一个目标都会有收益和代价,没有没有代价的政策,因此最核心的目标必然是政治性的,谁从中获得了什么,而又失去什么?类似于战争中的情报部门一样,医学专家提高情报后,决定性的判断在于政治人物的决断,相应的,政治人物也必须承担这个政治责任,这种政治责任不是随便说说的,是要对数亿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水平负责的。

也因此,这种责任必须由中央来承担,地方,不论是省还是直辖市,都没有这个权利。

而面对这种无孔不入的病毒,决定开放与否必须是中央来决定,中央要考虑的是整体的发展和整体人民的健康与幸福权利。为此某个地方需要作出牺牲,而其他地方则需要作出配合,为的是作为全体人民的基本生命健康权利等等,这是有关大是大非的基本判断。

上海方面近来有不少不同的声音。在平时,这样的声音是可以理解也可以讨论的。但是在上海爆发疫情且已经显著失控的情况下,这样的声音无非就是搅乱社会基本共识,甚至具有“制造既成事实来挟持政策方针”的严重嫌疑。因此,现在根本不是讨论政策目标的时候,平息这场本不应该出现的疫情失控,我们再来用数据论证。

地方在这个时候这个问题上不能僭越的另一个原因是,各地情况完全不同。比如说上海医疗资源丰沛,确实可以有条件保障大部分重症的治疗。那么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县城和农村怎么办?很多县都只有一个县医院,能够检验核酸的医护可能也就数百人,这些人需要满足县内数十万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留守老人,毫无准备就放开以后这些地方连核酸采样都困难。县域单位一遇到疫情就全面封城其实是有道理的,而如果在没有控制的情况下放开,县域单位将毫无疑问会是受害者。

另外就是大中型城市的市民,这些城市老龄化群体是较为集中的,很容易成为新冠肺炎的受害者。如果毫无准备就放开,城市的贫困者会面对没有国家兜底的医疗,这笔开支也不容易满足。至于很多人期待的经济放开,这很可能也是奢望。如果放任经济增长,那么欧美也不需要超发货币,也不会出现各个公司、工厂长时间无法满员导致大量的进口需求,也不会出现一个手术因为医护被反复感染不得不隔离而排到几个月之后这样的情况了。放开之后对经济的影响如何,恐怕不是这批放开派能够有效预测的。

很多人按照新加坡、欧美、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奥密克戎疫情中的数据来计算,那么中国没有控制放开后会有数十万到140万左右的直接死亡,很可能还有因为疫情原因导致的其他死亡,最后在三个月内可能会有400-600万超额死亡。中国一年的死亡人口也就1000万略多,无准备放开导致的超额死亡是哪个地方可以承担得了的责任吗?这数百万死亡病患背后的家庭所承担的悲痛又是哪个地方可以负责的吗?

这也是全国一盘棋的原因,任何一个地方不好好执行出现漏洞都会导致现有防疫崩盘的风险,导致政策目标无法满足,政治责任无法兑现的情况。全国一盘棋看上去是政治,其实也是符合国情的科学。这背后的逻辑很多人没有看明白。

所以,在疫情爆发的时候,地方的专家发声动摇“动态清零”这一政策目标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日常可以讨论,但是已经开战的情况下公开或隐晦地表达对政策目标的质疑都会造成军心不稳执行不力,进而让一些话语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

在战时不讨论政策目标,应该讨论的是技术层面的灵巧方法,恰恰是最合理也是最科学的立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