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时报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格力也出成绩了!董明珠的判断果然没错,48亿“银子”没白砸

2022-01-01/ 前沿时报/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格力电器的2021年,有些不好过。一直是行业老大哥的格力,先是业绩连跌,前三季度的年营收和净利润相比2020年
亚麻籽油 https://www.yanweiyuan.com/

格力电器的2021年,有些不好过。一直是行业老大哥的格力,先是业绩连跌,前三季度的年营收和净利润相比2020年分别下跌了16.5%和15.66%。

在舆论上,又与奥克斯的“专利战”中败了诉,还被判赔给奥克斯1.67亿。舆论和业绩的夹击下,市值蒸发了2000亿。

然而不服输的“铁娘子”董明珠,并不肯就此认输,在别的地方“下赌注”解救困顿中的格力。一方面利用舆论成功让“接班人”孟羽童走红网络,另一方面是前前后后花了44亿收购了银隆公司的股份,想要在新能源领域大展拳脚。

就在最近,格力钛又传来一个大喜讯!在官方按批次公布的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中,格力钛生产的钛酸锂电池名列其中,以安全性能极佳、倍率大、非常耐用、充电快和耐宽温的优点,成为我国制造业的单项冠军产品。

尽管官方并没有罗列出具体的数据,外界也无法把格力钛的钛酸锂电池拿去和比亚迪、宁德时代的产品做比较,但官方都认可了,足以证明格力的钛酸锂电池的优势。名单一经公布,格力电器的股价瞬间直线上涨,当日收盘时涨了5.59%。

早在2016年,董明珠瞅准了新能源,她觉得新能源很快就会迎来爆发期。她看中了银隆的钛酸锂电池生产技术,便提出了让格力收购银隆的方案。只可惜格力的其他股东并不看好钛酸锂,而且那时的银隆内部经营还出现了问题,所以董明珠的提案很快就被否决了。

董明珠无奈,只好自掏腰包,出资26亿,再请好友王健林、刘强东等人帮忙,最后一共拿出了30亿,拿下了银隆17.46%的股份。随后两年,银隆的内部管理越来越混乱,几次经营不善差点捅出篓子,但董明珠都没有放弃钛酸锂。

果不其然,这两年新能源越来越热,站上了能源变革的风口。2021年8月,董明珠又以公司的名义,拿出了18.28亿,收购了银隆17.46%的股份。至此,董明珠用时5年,一共投了48亿多,才正式让银隆成为格力电器的子公司。11月初,银隆也把名字改成了格力钛。

格力钛的主营业务是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其钛酸锂电池的生产技术更是十分完备。不过客观来讲,钛酸锂电池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它的能量密度比其他电池低,只有1100Wh/kg,算是勉强在及格线以上。能量密度越低,续航能力越不好。

钛酸锂电池有这个无法忽视的缺陷,所以是很难挤进乘用车领域的。但正是这样,钛酸锂电池就很适合公交车这种大型车。因为钛酸锂电池还有非常安全、耐寒耐高温、充电快和寿命长的优点,正符合公交车对电池的要求。

格力钛通过技术革新,把钛酸锂融进氢燃料动力电池里,二者一结合,再通过技术革新,就能达到优化效果、格力钛因此研发出来了更适合应用在客车领域的氢钛动力总成技术,优化了电池的安全性能、使用寿命和储能,并成功商用到氢燃料电池客车上。

2021年前11个月,格力钛的电动客车销量有1813辆,同比增长了171%,不过在国内客车市场里,排名并不靠前。格力电池也受到了中国民用航空局青睐,12月10日,航空局正式官宣,把格力钛旗下的14米长客车认证为民用机场的专用车。

不仅在公交车领域布局,格力还把钛酸锂电池布局到了通信基站,2021年11月末,格力宣布将钛酸锂电池应用到四川凉山、阿坝州、甘孜等地区的通信基站。这些地区比较偏僻,海拔又很高,夏天太热冬天太冷,正需要性能稳定且使用期限长的电池。

关于要不要让格力钛进入乘用车领域。董明珠也明确表示过,没有那个打算。现在做新能源乘用车的公司太多了,而钛酸锂电池相比汽车,本来就更适合客车这种对安全性能、稳定性等各方面要求更高的领域,格力也没必要去凑那个热闹。

格力钛是董明珠布局储能市场的一盘大棋,她认为钛酸锂电池是众多新能源电池中,最具有储能价值的。不过光看目前的格局,格力在储能市场赛道,还有不少“劲敌”。首当其冲的就是以比亚迪领的时代为首的电池组,然后还有以固德威、阳光电源为首的逆变器组。

相比起来,半路出家的格力虽然有优势,但仍是不够的。未来格力钛仍要继续加大研发的力度,让钛酸锂电池的性能优势有进一步的提高,才能得到更多的市场认可。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科技野武士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