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时报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了“东营模式”

2021-12-15/ 前沿时报/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记者李广寅贾瑞君报道本报东营讯如今,市民走进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润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态林
sxzmjt.com http://sxzmjt.com

  □记者李广寅贾瑞君报道

  本报东营讯如今,市民走进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润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态林场,可以了解和认识各类中草药材,近距离接触珍珠鸡、小欢猪等散养禽类,品尝散养猪肉的美味,生态林场成了东营市民近郊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山东润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苟水民介绍,润松农业自2012年开始承包多块盐碱地进行生态修复,因地制宜恢复自然林草植被,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循环林下经济,打造起以适度猪羊养殖为主线、种养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复合产业体系,形成了全产业链循环产业园区。日前,在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2021年度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中,“东营润松农业公司实施盐碱地生态修复发展林下经济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作为东营市唯一案例成功入选。

  润松农业对盐碱地改良和利用的探索,是东营市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的有益佐证。今年5月,自然资源部批复东营为自然资源领域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成为黄河流域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城市。围绕这一试点,东营积极强化提升公共性生态产品生产供给能力,探索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黄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东营模式”。

  据了解,东营率先在全省沿黄9市出台了《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和9个专项规划,绘制“一园两带多廊道”的生态安全格局,围绕生态保护、黄河安澜、高端产业等领域谋划提出一批重大工程项目,从顶层打牢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坚实基础。

  为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东营市将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统筹谋划并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的生态保护和“四减四增”等九个三年行动计划,近年来还先后启动实施“三网绿化”、生态林场建设、“三年增绿”“绿满黄河口·美丽新东营”国土绿化行动、沿黄生态长廊建设等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建成省级森林乡镇6个,省级森林村居75个,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均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推进湿地生态建设上,东营市实施了金湖银河、天鹅湖、广利河沿线等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新建改造湿地公园30个,依托森林湿地公园等优质生态资源,通过建设“商、居、文、游”一体化产城融合示范区,提升城市品质,带动金湖银河等区域土地资源升值溢价,实现了生态产品价值的显化和外溢。

  同时,东营市还积极探索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建设,加强“黄河口农品”整体品牌标识授权管理,为黄河口农产品代言,提升“黄河口农品”品牌形象,通过生态产品赋能和区域公用品牌质量信用显著提升优质农产品的价格。以滨海湿地和近岸海域为重点,东营探索近海湿地和海洋碳汇项目开发及交易,推广海参接力养殖、参虾混养、渔光互补等高效养殖模式,打造沙滩休憩、海水浴场、沿海康疗等多位一体的现代休闲渔业区,弘扬黄河入海生态文化价值,进一步讲好“黄河入海故事”。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