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落户政策2021最新 11月16日,中美两位国家元首举行了视频会晤,这不但是中美两国之间的一件大事,也是中日美三角框架下地域外交的一件大事,更是国际社会的一件大事。 正是因为这样,日本的政界、媒体对此非常重视,给予了温度有所不同的积极评论。 在政界方面,11月16日的记者会见上,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针对中美元首视频会晤表示:“这是第三国的会谈,请允许我不做过多评论。” 《读卖新闻》政治部一位资深记者告诉我: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这番评论,显然是为了避免“祸从口出”,他不公开称赞这次会谈的背后,就意味着日本对中美两个大国都有不满。 对中国的不满,那依然是老套的、或者说“套路”的。对美国的不满,则是认为拜登总统又搞了一次“越顶外交”。 50多年前,美国总统尼克松事先没有与日本方面做任何沟通,前往中国打开了中美交流的大门,导致日本事后在中日关系上处处被动不已。这次,拜登总统又是这样,不惜与中方元首克服困难,举行视频会晤,让日本产生了失落感、焦虑感、彷徨感。 在日本媒体方面,六大主流报社,一方面,是驻北京记者、驻华盛顿记者以及自身政治部、国际部记者写出大量、大篇幅的占有重要版面的报道,另一方面是都刊发了社论。 《读卖新闻》强调,这次会谈目的是要“回避冲突”; 《朝日新闻》强调,这次会谈显示出中美要探求一条比对抗更重要的妥协道路; 《产经新闻》在社论中特别提到两点,第一点是拜登总统在峰会开始表示,“两国元首都有回避美中冲突的责任”;第二点是拜登总统明确表示“遵守‘一个中国’的政策。”应该说,这次《产经新闻》画重点还是相当准确的。 《日本经济新闻》则发表了题为《回避冲突的美中元首应该继续对话》。 《每日新闻》社论的题目没有自己的创意,题为《回避冲突的对话应该继续》,但这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媒体的共同心声。 《东京新闻》社论的题目也是《回避冲突的对话还应该更多》。 从日本媒体的这些评论来看,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他们都意识到了中美两个世界上的大国都是不愿意对立、不愿意冲突、都是有能力通过双方的努力来解决两国关系问题的。 更为关键的是,美国在与中国进行对立甚至对抗的时候,总是不惜拉上欧洲和日澳这样的盟国,似乎要显示自己圈子有多么大,打手有多么多;而美国在与中国缓和关系的时候,从来是把欧洲以及日澳这样的朋友晾在一边的。 这些朋友内心不可能不产生一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悲凉感,那种所谓同盟国间的信任度也势必产生新的裂痕。 这个时候,人们或许能够重新体会那句名言:“外交,就是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 对那些跟在美国屁股后面摇旗呐喊、穷追不舍的盟国,这个时候用“向隅而泣”来形容,可能还为时过早,但他们应该知道,丧失中国的信任后必然给自己带来各种损失。 这个时候,反省比后悔更重要。 (文:蒋丰视频编辑:七字小满) 延伸阅读 中美视频峰会,这十个细节非同寻常! 11月16日,必定是载入中国外交史的一天。 中美元首视频会晤,很多央媒都报道了。一些小视频,看了很多遍,真是非常感慨。感慨今天的中国,确实已不是100年前的中国;感慨今天的中国外交,风度、格局和情怀,确实让世界刮目相看。 外交无小事,细节很重要。 至少十个值得铭记的细节吧。 细节一,视频峰会。 这是一次视频峰会。中国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 看视频,双方“见面”,相互挥手致意。拜登举起的右手中,还特意夹着一支笔;桌子上,则摆着一个大文件夹。 这次会晤分上下半场,中间休息十五分钟,总共谈了3个多小时。 新华社通稿中,最后部分,有这样一句话: 两国元首都认为,此次会晤是坦率、建设性、实质性和富有成效的,有利于增进双方相互了解,增加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的正面预期,向中美两国和世界发出了强有力信号。 请注意, 坦率、 建设性、 实质性、 富有成效。 对中美关系来说,元首外交起着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 这次视频会晤,既是中美关系的一件大事,也是国际关系的一件大事。 细节二,笑容。 央视的视频显示,两位领导人都很放松。 中国领导人还笑着说:总统先生,你好。今天是我们第一次以视频方式会晤,看到老朋友我感到很高兴…… 这确实是两人间的第一次视频会晤,这有疫情的原因。按照美联社的报道,也是考虑到疫情,最终美方提出举行视频会晤。 路透社的报道还特意点到一个细节,看到中国领导人在屏幕上出现时,拜登笑容满面(smiledbroadly)。 视频里,拜登还对中国领导人说:我很高兴能找到时间同您会晤。希望我们的对话能够坦诚直率,像过去一样…… “像过去一样”,看来,拜登还是很有感触的。 细节三,时间点。 视频会晤开始时间,北京是16日上午8点46分,华盛顿是15日夜晚7点46分。 这当然是时差原因,我们正好是新的一天开始,美国则夜色逐渐变浓。 谁更加主动? 用一位朋友的话说,美方显然还要半夜加班,你说美方是主动还是被动? 但至少有一点是很清楚的,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大国外交的平视。 我们不仰视,也不是俯视,而是平视,哪怕对方是美国。 很有意思的,在这次重要会晤前,中美双方都完成了一项重大政治议程。 中国方面,我们开完了历史性十九届六中全会,意义深远。就在几个小时前,拜登终于签署了基础设施建设法案,不容易啊。 细节四,红领带。 刚才仔细看图片,发现很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拜登戴着一条红领带。 而且,这应该是会晤前特意换上的领带。 因为就在几个小时前,他签署基础设施建设法案,戴的还是另一条领带,虽然也是红色,但是带条纹。 这次视频峰会,他戴的,是一条大红领带。 什么意思? 你懂的。 注意领带,几个小时前的签字仪式 注意领带,几个小时后的视频会晤 细节五,担当和情怀。 很多话,富有深意。 尤其是中国领导人的这段话: 当前,中美发展都处在关键阶段,人类的“地球村”也面临诸多挑战。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既办好我们各自国内的事情,又承担起应尽的国际责任,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是中美两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共同使命。 这就是中国领导人的格局、担当、思考和情怀,我们今天不仅仅关心中美,而且还关心人类的命运。 有些话,真的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 所以,中国和美国,既办好我们各自国内的事情,又承担起应尽的国际责任。 看视频,在中国领导人讲话的时候,拜登很认真,时不时拿笔,记录一下;有时又托腮,若有所思。 细节六,谁在玩火? 这段话,是很严厉的。 根据新华社通稿,在这次会晤中,中国领导人对拜登说了这段话: 台海局势面临新一轮紧张,原因是台湾当局一再企图“倚美谋独”,而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华”。这一趋势十分危险,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 请注意:倚美谋独,以台制华。 这些人,唯恐天下不乱,我们都看在眼里。 那结果会是什么? 领导人这句话,应该是份量很重: 我们是有耐心的,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 什么是断然措施? 这应该不需要我解释吧。 细节七,关键数字。 中国领导人提到的这些数字,显然意味深长。 两个50年。 过去50年,国际关系中一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美关系恢复和发展,造福了两国和世界。 未来50年,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须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 中美相处三点原则。 一是相互尊重。 二是和平共处。 三是合作共赢。 四个优先事项。 一是展现大国的担当,引领国际社会合作应对突出挑战。 二是本着平等互利精神,推进各层级各领域交往,为中美关系注入更多正能量。 三是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防止中美关系脱轨失控。 四是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每一点下面,都有详细的内容,大家可以看通稿。 细节八,一个比喻。 这是很形象的一个比喻。 根据新华社的通稿,中国领导人强调: 中美两国是两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轮,我们要把稳舵,使中美两艘巨轮迎着风浪共同前行,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 我们都是巨轮,我们都要把稳舵。 不偏航,偏航肯定就有问题。 不失速,失速同样有麻烦。 不相撞,相撞那就是人类的灾难。 所以,也难怪拜登感慨,我赞同中国领导人所讲的,历史是公正的,美中关系只能搞好,不能搞砸。 细节九,美国的承诺。 看新华社通稿,请注意,拜登有这样一段话: 双方应通过开诚布公和坦率对话,增进对彼此意图的了解,确保两国竞争是公平、健康的,而不会演变成为冲突……我愿明确重申,美方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 简单地说,三不吧。 1,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 2,不寻求通过强化联盟关系反对中国; 3,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态度的转变,很微妙的转变。 但说到就要做到,美国,全世界都在看着呢。 细节十,自信和底气。 哪怕就是新华社通稿,细细读完,一种自信,真的是扑面而来。 尤其是新闻稿中,中国领导人的这些掷地有声的话。 历史是公正的,一个政治家的所作所为,无论是非功过,历史都要记上一笔。 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发展最大内生动力,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趋势,谁想阻挡这个历史趋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也根本阻挡不了。 作为中国领导人,我能够为14亿中国人民服务,同他们一起创造美好生活,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也是一个重大的责任。我的态度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中国讲究言必信、行必果,说了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说。 比口号,更要比行动。 这些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份量;美国人,你们也要好好思量。 最后,不想多说什么了。 这次视频会晤,全世界瞩目。这一系列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大担当,什么是大格局,什么是大情怀,当然,还有折冲樽俎的外交风云和人格魅力。 今天的中国,确实不是以前的中国了。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还是要淡定和自信,淡定看待风云变幻,自信时与势在我们这一边。中国发展到这个地步,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何惧之有? 一次会晤解决不了全部问题,尤其是面对现在的美国,听其言观其行吧。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没有斗争,没有斗争的谋略,我们能有这样的自信,这样的淡定? 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