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时报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天量二手房史无前例,谁来接盘

2021-10-27/ 前沿时报/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数据不会撒谎。1新盘热度是判断市场冷热的试金石,但真正能反映楼市涨跌的晴雨表,其实是二手房成交量价。

数据不会撒谎。

1

新盘热度是判断市场冷热的试金石,但真正能反映楼市涨跌的晴雨表,其实是二手房成交量价。

很多人并不知道,只有当房子进入二次销售的时候,它才具备资产属性。

只有二手房交易才是市场的真相,因为不存在刻意压低价格,不存在夸张的营销,也不会受到政策的干扰。

就在上个月,贝壳研究院发布报告,据统计全国2020年二手房交易金额,达7.3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了8.1%,创2015年以来最大值,但区域分化、产品分化非常明显。

这和国家统计局,对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进行的监测数据基本吻合。

再来看一组数据,来自链家,是三年以来二手房的挂牌量对比。

单位:万套

虽然不少人对数据的准确性,持有怀疑态度,但误差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要知道,二手房实际挂牌量只会比数字多,不会比这个数字少),完全可以看出大概的趋势。

以上十个城市,其中四个为一线城市,六个算是新一线城市。

2

区域分化和产品分化,是当下二手房的交易特征。

在这里,我们不妨先下结论,那就是核心城市的表现,要好于非核心城市,核心区域强于郊区,改善型住宅产品强于刚需产品,学区房属于例外。

这是贝壳研究院,根据二手房成交量,与贝壳房价测算得出的,2020年交易规模最大的十大城市。

从二手房挂牌量的数据对比不难看出,北上广深,尤其是北上深,在新房供应不足的刺激下,二手房是奇货可居,楼市面临无房可买的局面,只能无量上涨。

上海就出现了中介为客户抢房而打架的局面。某些小区,房东不让看房,中介只能出500元给小区同户型业主,带客户看同户型。

当然,真正房价暴涨的还是学区房。今年上海二手房上涨8%左右,涨幅较大的板块集中在浦东,这跟浦东的区位、学区和次新房较多有关系。

北京海淀学区房一夜上涨40万元,一些学区房的成交价,已经超过了2017年调控前的最高峰。

房价其实一直在寻找稳定的平衡点,就如同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不可持续一样。

一线城市有强大的资源和人口做支撑,加上全国高收入群体聚集,所以需求一直存在,暂时的降温,是强烈调控下的正常反应。

3

新一线城市,为什么二手房挂牌量暴增?其实这个情况也在三四线城市出现。

从需求角度分析,要么赚到钱了想变现,要么有条件了想置换。

这边要买,那边就要卖,有些是两套换一套,有些是三套换一套。房主普遍比较急,过去是卖方市场,议价向上,现在是买方市场,议价肯定往下。因为急着拿到钱,哪怕割肉也忍了。

降价比较明显的,是城区教育资源不太好的老小区,以及郊区,降幅在5-10%,当然,这是在相对缓慢的过程中完成的。坚持不降价的,房子就挂在那边,无人带看。

怎么就买的人少呢?这就是新房和二手房市场的分化。市场调控导致新房限价,价格低于同一个地段二手房,这就形成了倒挂。

买到就是赚,所以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和刚需的涌入,这才有了“8秒售罄”、“天价喝茶费”、“千人秒杀”的奇观。

接盘?买得起的早就买了,买不起的依然买不起。要知道,这届年轻人特别喜欢新房子,哪怕上班远一点都可以。

另外,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对人口,准确说是对人才的吸引力,有很大的差异。

谁都知道,上面只关注新房,原因不用我多说。某种程度上,政策左右了新房的销售,要保,还要稳。

那么二手房呢?除了学区之外,又有多少有投资属性呢?单纯的居住属性,对于购房者又有多少吸引力呢?刚需和刚改的腰包可没想象的那么鼓。

城市之间差距很多,政策调控也有不同,土地供应更是参差不齐。一线城市还有很多机会,但是在量的冲击下,部分新一线和二三线城市二手房价格支撑不了多久。

我很早就说过,二手房市场即将进入“一九现象”,有些房子是该尽快调整了。

-END-


抖音充值优惠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