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辅导班 https://www.gkzyl.com 继美国国会上周通过了1.2万亿美元的基建法案之后,印度也开始效仿美国,将“基建计划”提上日程,和以往的抠抠搜搜不同,莫迪此次出手比拜登还要阔绰,预计投入的资金比美国还多!据媒体8月16日报道,在15日开展的印度独立日75周年庆祝集会上,莫迪发表公开讲话,宣布印度政府正在开展一项“规模空前”的基建计划,将投资一百万亿卢比(约合1.4万亿美元)在印度未来5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100万亿卢比这对印度政府而言,的确是大手笔了,要知道在过去的十年间,印度在基建方面投入的资金仅仅才有20万亿卢比左右。 据莫迪所言,这笔投资将用来建设印度的交通、物流等运输行业,以增加国内的工业生产力,同时莫迪还给该项目设立了一个“宏大”的目的,争取在2047年实现印度国内能源独立的目标,此外还要求印度本财年的出口目标能够突破4000亿美元。印度首席经济学家对莫迪的举措进行了分析,认为莫迪正在试图通过改善国内的经济情况,来和国际供应链进行接轨。 看来为了实现“大国梦”,莫迪的确是要动真格的,然而有梦想是好的,但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就显得有些可笑了,目前印度的经济结构中农业所占的比重仍然较高,发展能源经济的主要动力仍然是煤炭,这距离莫迪设下的“强国”的目标仍然还有很大差距。而且100万亿卢比的财政投入对印度政府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印度真的能够拿得出来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这些年来,印度为了实现“军事强国”的目标,大量的财政拨款都用在了扩充军备上,自莫迪上台以来,更是痴迷于在印度洋捍卫“霸主地位”,盲目地跟随美国的“印太战略”,多次斥巨资向美国买武器,就在一个月以前,还豪掷5000亿卢比为核潜艇招标,欠了一屁股军费外债的印度,恐怕早已掏空了国库,再也没有多余的闲钱能够用来投资基建了。 除此以外,以目前印度的现状而言,大规模的基建几乎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基建基本上就是一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活,非常的耗时耗力,莫迪政府是否有这种觉悟,背负着骂名来造福后代呢?显然是没有的;再者印度如今疫情肆虐,基建计划就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而且在运输行业投资基建就意味着“钱、地、人”三者缺一不可,不仅国家财政要全部买单,而且要确保征地顺利、民众支持,而这三点印度样样都没有,莫迪就敢开干,是不是太过不自量力了? 然而印度媒体对印度的实力一向有自信,认为新的基建计划能够拉动印度经济的增长,提高印度的全球竞争力,并且还将在未来的几年之内“超越”中国。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印度媒体还举了多个例子,比如印度仍是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和中国的差距非常“小”;再比如印度称自己的人口结构更具有优势,年轻劳动力多,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严重等等。 虽然印度媒体说得天花乱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经济实力远在印度之上,在印度还在为“亚洲第三”沾沾自喜时,中国已经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体大国了;而且虽然中国即将面对一定程度的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但失业率却远低于印度,毕竟印度每三个青年中就有一个面临失业,而中国的就业岗位却十分充足。 为何美国和印度都接二连三地搞基建呢?一方面是为了恢复疫情的经济,印度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跟政府抗疫举措不力有关,为了挽回民众心中的政府威望,也为了扭转国内经济受疫情影响持续下滑的局面,莫迪加大基建领域的投入可以说是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和中国较量,对于野心勃勃的印度而言,中国是其实现“大国梦”道路上最强劲的“对手”,在任何领域都要和中国一争高下,在基建领域也要挑战一下中国“基建狂魔”的实力;再者中国通过在国内以及国外发展基建计划,不仅确保了本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还提高了国际影响力,印度看到中国如今的收获,自然也想效仿中国一番。 然而他们只看到了中国取得的成就,却没有看到中国艰苦奋斗的过程,中国如今的成就都是稳扎稳打铺就而成的,而印度一向都是口号喊得响亮,犹记得当年印度叫嚣着要抢在中国之前成为“航母大国”,然而等了16年印度才建成首艘国产航母;可见光喊口号是不行的,必须要付出实际行动,换言之倘若莫迪当局依旧只会画大饼,那一切都是空谈。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